2025年8月23日,“中亚研究与中亚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暨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石河子大学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亚区域研究前沿与人才培养创新。

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合影
开幕式由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陈荣泉主持。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徐善东、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分别致辞。徐善东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作为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依托省部级研究中心和区域国别学硕士点,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中亚合作迈向新高度。罗林院长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提出,中亚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呼吁学者深化交流、凝聚智慧,共同为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学术力量。李嘉珊院长在致辞中结合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贸易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希望中亚中心深耕文化交流与贸易领域,充分挖掘新疆文旅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助力新疆及兵团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期间,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徐善东与卡拉卡尔帕克国立大学副校长Nurimbetov Timur为乌兹别克语言文化中心揭牌,该中心成为石河子大学对接中亚、深化与中亚国家语言文化及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

“乌兹别克语言文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主旨报告环节,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王战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嘉珊教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永彪教授、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国际关系部信息与分析中心负责人伊尔加舍夫·舒赫拉特·巴霍季罗维奇、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杨波教授、哈萨克斯坦基梅普大学中亚和中国中心主任张晓通教授立足自身研究领域,紧扣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高层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从不同视角交流探讨,一致强调,区域国别学应紧密服务国家战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跨学科融合与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持续提升国际话语权。

主旨报告发言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吴爱荣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梅研究员、矫克华教授,哈萨克斯坦基梅普大学中国事务办公室主任乌兰·努汗,北京大学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施越,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欧光安教授,以及北京外研在线高级总监韦亚菲分别作大会发言。各位专家聚焦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中国-中亚文明对话与互鉴、中亚政治生态及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等前沿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与交流,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反响。

主旨报告发言人
下午设立四个平行分论坛,前三个论坛围绕“区域国别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区域国别研究:政治专题”“区域国别研究:文化专题”展开深入交流,第四个论坛为“研究生论坛”。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青年学者、研究生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跨学科、多语种、国际化的研究视野。

研讨会分论坛
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才良主持,副院长宋成方作总结发言。他分析了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呼吁持续加强学术协作,共同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创新与人才培养机制优化。
此次研讨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中亚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石河子大学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
供稿人:胡进楠
初审:杨晨颖 复审:杨铭伟 终审:欧光安